美股迅雷正在努力实现多元化,盈利能力有所改善

2017年5月,迅雷(美股交易代码:XNET)公布2017年第一季度未经审计财报,数据显示一季度该公司总营收为3960万美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2.9%。基于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亏损达到670万美元,亏损幅度对比上一季度700万美元有所减少。

“去除互联网影视板块之后,业务亏损减少,同时,团队更多精力放在增长性的业务上。”迅雷CEO邹胜龙说道。

如今,会员业务与CDN云业务成为带动总营收增长两翼,虽然会员收入仍然占据主要营收来源,但从财报看来,迅雷正在逐渐剥除对于主营业务的依赖程度,在云技术带动下,业务结构呈现多元趋势。

其中,主营会员业务并没有延续去年的增长,今年第一季度在会员数和会员收入上,均有小幅度下滑。迅雷方面相关发言人表示,会员数量下滑与政府监管政策的加强相关:“迅雷对版权保护和非法资源的打击还在持续加强,所以会有所下降。”

2015年底,迅雷对会员体系做了重新梳理,推出了超级会员服务,会员等级提升。会员等级梳理,加上对会员支付流程做了优化,推出迅雷9等提升用户体验产品迭代,大幅促进营收增长。同时,对于会员做出了重新定义:凡是享受加速服务(包括下载加速、快鸟加速和网游加速服务)的,均为迅雷会员。这包括了使用暂停功能的会员,但是排除了子账户会员。

根据中商情报网数据显示,2016来,各视频企业发力会员业务,通过引进优秀内容,会员独家观看、提前观看等方式,不断扩大付费会员规模,用户付费习惯逐渐养成,带来视频行业营收结构调整。预计到2019年,用户付费将占比38%,成为视频行业第二大收入来源。

版权声明:如无特别说明,本站所有文章均由美股旁观者(Usstockwatcher.com)原创。我们欢迎少量文字引用,但请注明出处。任何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抄袭、转载、盗用本站内容,违者必究。

网端、移动端视频内容增加以及用户在视频内容上的投入增加也带动了迅雷会员业务的发展。2015年第四季度,迅雷会员的ARPU值(每用户平均收入)为25.3元;到了2016年上半年,该值上升为28元;至2016年下半年,ARPU值已经突破30元,到达迅雷的历史峰值。今年,第一季度平均每名会员收入为35.1元人民币,高于上年同期的32.1元。

同时,一个更大的趋势是会员业务营收在总营收占比在下降,从2016年57.45%下降到52.5%,迅雷的业务营收正在变得多元。

其中,CDN云业务依然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

在第一季度业绩中,包括云计算在内的其他互联网增值服务收入为1500万美元,其中云计算收入同比上涨86.5%,环比上涨36.3%。

“过去两年里,云业务一直是迅雷最重要的投入,我们今天依然在做面对消费者的产品,但同时将本身是成本中心的板块开放成为第三方的商品,为其他合作伙伴提供技术服务。” 邹胜龙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而目前,星域CDN主要在视频、直播等平台上提供服务,客户包括小米、爱奇艺、熊猫直播、bilibili、陌陌等多家直播平台,从季报来看,与快手的合作也在不断加深,在本季度中已经成长为重要客户之一。

高速增长背后是对技术的投入加大。根据一季度报数据,基于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亏损达到670万美元,比上一季度700万美元有所减少。

而这部分净亏损主要来自于对于包括云计算在内的技术投入。“毕竟云计算业务还是在抢占市场和大量投入研发的阶段,这个阶段不以利润为导向,等规模做大技术成熟,将会大幅增加利润。”迅雷相关发言人告诉记者。
在早前,采访中,邹胜龙也表示了对于云计算业务未来前景的乐观。

“我们代表的是一个挺不一样维度的云计算模式,随着智能硬件、物联网技术发展,人工智能的落地,在云计算需求会特别旺盛,在传统的IDC模式下的计算可能在性价比上出现瓶颈,而整合端计算资源,能够提供更具有性价比的云计算服务。”邹胜龙说道。

Updates:

(1) 2017.11.18,本文于2017年6月发布,6月底收盘时,迅雷的股价还在3.24美元。短短的几个月过去了,今天再看,迅雷股价已暴涨至15.20美元,涨幅达到惊人的3.69倍(见下图)。迅雷股价上涨背后的逻辑,应该是基于该公司基本面的改善(2017年3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5.6%),以及公司战略转型已经起到了一定的收效,资本市场对迅雷有了新的期待。投资者后续可以关注迅雷的新业务表现,包括:星域CDN(获得工信部CDN牌照)、玩客云(硬件产品,可产生玩客币)。

(2) 2017.11.26:近期,迅雷旗下的一种虚拟币“玩客币”价格暴涨(半月涨30倍),并遭到持续热炒,导致玩客云(矿机)硬件热销,这些因素都成为了推高迅雷的股价的幕后之手。尽管迅雷表示玩客币并非虚拟货币,不可以交易,由于我们中国政府对于比特币类的虚拟货币管控日趋严格,投资者还是应该理性对待迅雷飙涨的股价,注意投资风险。

关于投资大师T. Rowe Price, Jr的介绍

前两天在研究约翰.聂夫(John Neff)的时候,T. Rowe Price, Jr的名字再次跃入眼帘,此前大概知道Price在投资方面也是一位牛人,但并没有机会深入了解。这次顺带也查了查Price的资料,发现关于他的中文资料似乎并不详细,而且国内也少有关于他的投资风格、手法介绍,相关书籍也较少。不像林奇、聂夫、费雪等人出过畅销的专著,Price似乎只写过一本名为《Picking Growth Stocks》的小册子,且几乎没有读者评论,这与其大名极不相符。不过我还是搜集、整理了相关的文章链接(英文,具体见参考链接),有兴趣研究T.Rowe Price的朋友,不妨具体了解。

参考链接: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omas_Rowe_Price,_Jr.

版权声明:如无特别说明,本站所有文章均由美股旁观者(Usstockwatcher.com)原创。我们欢迎少量文字引用,但请注明出处。任何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抄袭、转载、盗用本站内容,违者必究。

http://www.investordictionary.com/articles/top-10-greatest-investors-of-all-time

http://www.investopedia.com/university/greatest/thomasroweprice.asp

https://www.forbes.com/sites/johndobosz/2014/06/18/t-rowe-price-jr-mutual-fund-maverick-had-a-bent-for-growth/#7cbc96592407

Lessons from the Legends of Wall Street

传奇投资大师彼得.林奇近况, 他还在做投资吗?

一代投资大师彼得.林奇(Peter Lynch,见配图左一,摄于2014年)是美国投资界的传奇,即便与”股神”巴菲特相比,也毫不逊色。彼得.林奇就职于富达(Fidelity)公司时,负责管理麦哲伦基金(Magellan)。该基金在13年间(1977~1990年),管理资产由2000万美元成长至140亿美元,基金投资人超过100万人,成为富达的旗舰产品,是当时全球资产管理金额最大的基金,其投资绩效也名列第一。13年间的年平均复利报酬率高达29%。林奇所著的《战胜华尔街》(Beating the Street)、《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One Up on Wall Street)更是被全球投资者奉为经典。

彼得.林奇从富达隐退后,就一直居于幕后。这也符合他的一贯行事风格,低调、内敛,从不张扬。他很少接受采访,除了有限的几次,包括2013年时接受Charlie Rose的访谈(见参考链接(1))。因此关心林奇的人们不禁会问:这位投资大师近况如何?他是否还在做投资呢?

根据美股旁观者了解到的信息,WSJ(华尔街日报)于2015年写过一篇关于彼得.林奇的近况报道(见参考链接(2), (3))。彼得.林奇目前将主要精力放在慈善事业上,他和已故的妻子一直支持着多个非盈利性的公益项目,领域包括:教育、健康等。林奇依然密切关注着股票市场,打理着自己的家族资金,并用获得的收益支持各类慈善项目。林奇非常注重家庭,他与女儿、外孙们幸福相处,享受天伦之乐。林奇还表示,股票投资永远是他的最爱,他说:“It’s a fun exercise,”(股票投资充满乐趣),“Beats the hell out of golf.”(相比之下,打高尔夫简直弱爆了。)

版权声明:如无特别说明,本站所有文章均由美股旁观者(Usstockwatcher.com)原创。我们欢迎少量文字引用,但请注明出处。任何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抄袭、转载、盗用本站内容,违者必究。

参考链接:

(1) http://www.businessinsider.com/peter-lynch-charlie-rose-investing-2013-12

(2) https://www.wsj.com/articles/peter-lynch-25-years-later-its-not-just-invest-in-what-you-know-1449459844

(3) https://www.usstockwatcher.com/wp-content/uploads/2017/06/what-is-Peter-Lynch-doing-now-after-retiring-from-Fidelitys-Magellan.pdf

(4) http://www.thecharles.org/projects-and-programs/skate-park/thank-you-donors/

阿里影业在博纳影业中的股份比例是多少?

博纳影业(Bona Film)是中国一家相当有实力、水平上乘的电影制作公司,其曾于美国上市,后来实现了私有化。该公司私有化交易已于2016年4月8日完成。交易完成后,阿里影业(母公司阿里巴巴)间接持有博纳影业约8.94%股权。

博纳影业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于冬曾经表示:“博纳影业集团正式完成私有化,这是一个重要的时刻。博纳已具备了足够的财务基础和公司化治理,灵活的资本环境将使我们拥有更大的施展空间,更快地推进公司战略。博纳影业是中国领先的影视集团之一,在中国以及全球电影市场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推动中国影视产业发展上,博纳影业与各投资方有着相同的使命和愿景,希望就此携手,打造一个覆盖全产业链的平台化影视生态体系。”

版权声明:如无特别说明,本站所有文章均由美股旁观者(Usstockwatcher.com)原创。我们欢迎少量文字引用,但请注明出处。任何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抄袭、转载、盗用本站内容,违者必究。

参与博纳私有化的并不止于冬、红杉和复兴。博纳影业集团创始人、CEO、董事局主席于冬和其控股公司、阿里影业、腾讯、中信证券金石基金、赛富资本、红杉资本、复星集团都将成为博纳影业集团私有化后的主要股东。

自成立以来,博纳推出过大量卖座的优质影片,在行业及影迷心中占有重要地位。据悉,该公司共出品发行了200多部电影,累计票房高达160多亿元。超过10亿票房的影片3部,超过5亿票房的影片9部,超过1亿票房的影片38部。近年来,投资拍摄了《智取威虎山》、《一代宗师》、《龙门飞甲》、《桃姐》、《激战》、《扫毒》(见本文配图)、《澳门风云》系列、《窃听风云》系列、《十月围城》、《烈日灼心》、《我是路人甲》、《新娘大作战》、《湄公河行动》、《三少爷的剑》等多种类型影片,是中国电影投资制作领域的旗舰企业。

博纳自美国退市后,关于其有意在中国A股市场上市的消息不断。2017年5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新疆局网站信息显示,博纳影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进入辅导阶段,注册地为乌鲁木齐,性质为民营控股,行业为影视传媒,辅导机构是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百度(BIDU)的未来十年核心战略是什么?

作为中国互联网科技公司的龙头,百度与阿里巴巴(美股交易代码:BABA)、腾讯(美股交易代码:TCEHY)并列为BAT。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百度的表现并不如另外两家公司那么亮眼。阿里巴巴的电商、腾讯的社交及游戏都做得风生水起,营收与盈利也是节节攀升,而百度则似乎只是在扮演一个追赶者、甚至是旁观者的角色。然而,百度并不甘心于这种“掉队”的尴尬状态,它也在为未来的10年进行积极谋划,力图通过转型再次站上下一次技术大变革的潮头。而这种改变,将从百度未来的战略规划开始。

“当未来已来,而你又不是未来的一部分的时候,会发生什么?”5月23日,百度集团董事长兼CEO李彦宏在百度(美股交易代码:BIDU)联盟峰会上抛出了这个问题。

在李彦宏看来,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正进行时代的新旧交替,“到2012年左右,中国互联网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但是Mobile(移动)时代也就是五六年的时间。”而移动互联网的下一幕是人工智能。

“互联网只是前菜,人工智能才是主菜。”李彦宏表示,互联网时代到来以后,它给整个社会带来的主要是在人与人的沟通效率方面的革命。“人工智能时代,真正解决的是人和万物之间的交流。因为人工智能就是靠机器来理解人的意图,如果机器能够理解人,那么它自然而然也就能够和人进行交流。”

版权声明:如无特别说明,本站所有文章均由美股旁观者(Usstockwatcher.com)原创。我们欢迎少量文字引用,但请注明出处。任何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抄袭、转载、盗用本站内容,违者必究。

李彦宏认为,AI最主要的目的是像人一样能够理解人、知道人的意图。机器有不够聪明的地方,但是也有它强的地方,比如永不知疲倦,处理问题的速度非常快,能大量地处理各种各样的东西。“其实有时候,我们觉得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是因为需要的时间太长或者需要的人力太多,而机器却是可以做到的。”

人工智能已成为百度的核心战略。在去年9月举行的2016年百度世界大会上,李彦宏就曾提出人工智能是百度“核心当中的核心”。而在今年1月李彦宏表示欢迎百度集团总裁、COO陆奇加盟时曾表示,百度已经决定将人工智能列为公司未来十年最重要的战略方向,陆奇的加盟将极大地确保这一战略得以顺利实现。

他在去年9月的百度世界大会上同时提道,人工智能之于百度的具体产品就是百度大脑。据了解,百度大脑由人工智能算法、计算能力、大数据三个部分组成。百度大脑的能力主要有语音、图像、自然语言处理以及用户画像这四种能力。

李彦宏认为AI时代的思维方式需要发生转变。他认为移动互联网的机会已然不多,新的时代带来的是新的机会。“我们首先要承认手机还会长期存在,但是移动互联网的机会已经不多了。今天,我们再去做一个App,然后就能变得很成功,这样的想法其实已经变得不太现实了。”

而面临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他提出新时代的思维方式要从Think Mobile转变为Think AI。这两种思维的关注点不同,“原来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在手机触摸屏上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体验。但AI First你可能想的是camera(镜头)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功能,microphone(话筒)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功能。”

而新的思维方式源于AI时代软硬结合的特点。“我们整个互联网时代,不论是PC互联网还是移动互联网,大家更多的是关注软件层面的东西。硬件虽然成长也很快、变化也很快,但是作为一个互联网公司,大多数时候,其实你只要关心你的软件做成什么样就可以了,不太需要知道你的软件是跑在一个什么样的硬件上。但是在AI时代,我们要更多地去关注软件和硬件的结合处能够有哪些创新。”李彦宏说。

他提道,无人驾驶汽车的软硬结合更为明显。“要有激光雷达,要搭载各种各样的sensor(传感器),也要和各种各样的软件结合之后才能实现。所以这是一个很典型的特征,要考虑软件硬件的结合。”

不可否认,我们现在仍生活于在手机上花费大量时间的时代。李彦宏表示,用AI时代的思维方式做互联网产品,就实现了降维攻击。“所有现在大家在手机上做的事情,如果重新用AI的方式来做,我认为就是降维攻击。而如果我们从手机推开去,进到家电,进到汽车,进到各行各业,那么可能性就会更多。